(一)強化應急隊伍和物資保障。落實24小時值班值守及領導帶班制度,密切關注雨情水情和天氣動態,組建防汛救援、應急搶險隊伍21支、396名隊員24小時待命。儲備搶險物資液壓工作站、發電機組、抽水泵等24臺,救生圈、雨衣410余件,電纜、水帶、救生繩等410余米,防汛砂袋9800余條,搶險車、挖掘機、專業管道疏通車70余輛,確保應急指揮迅速、處置高效。(二)守護城市供水水質安全。針對入汛期高溫天氣對原水水質影響波動較大的實際,提前制定應對措施,加強從原水、出廠水、管網水直至龍頭水的全過程水質檢測和管理,指導各凈水廠調整制水工藝,確保水質安全達標。入夏以來,完成凈水廠進、出廠水常規檢測1092次,凈水廠工藝過程檢測546次,在市區及周邊區域設置管網點56個,管網點常規檢測391次,流動檢測檢測125次,出廠水合格率100%。(三)加強管線設施巡護。對配電室、泵站、高位水池等重點部位進行隱患排查和加固整修。對1398公里供水管線開展全線巡檢,加大薄弱地段管線巡護頻次,對140處過河、涵洞、暗溝、裸露管線區域展開重點防控。對污水管線開展重點排查和隱患整治,疏通易冒溢污水管道5.7公里,清挖污水井161座,更換井蓋15套,保障排澇功能。(四)值守庫區、河道保證防汛泄洪安全。調度人員隊伍、物資設備, 組織開展泊于水庫防汛演練2次。適時實施泄洪,按程序將泊于水庫泄洪閘門開啟,隨時調節蓄水量,同時在溢洪道、水庫漫水橋重要部位放置安全標識牌、增設防爬鐵絲網、橋路邊界警示、交通標識等設施,保障泄洪期間周邊百姓的生命財產安全,維護防汛泄洪秩序。強化河道治理,對竹島河、海峰河、渤海河等河道開展清淤整治,共清理淤泥、雜草、垃圾等1余萬方。在臺風預警期,對負責的市區9條主要河道及6條支流提前提閘泄洪,確保行洪渠道暢通。 |